[汽车之家车主访谈] 一直以来,奇瑞汽车都拥有相当多的粉丝。与某些品牌的粉丝们相对“疯狂”的表达方式不同,奇瑞汽车的拥护者们通常都十分理性,其中不乏一些精通汽车知识的“玩家”。这次我们请来的几位奇瑞车主,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个汽车品牌,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看法。
邵先生:一位汽车行业从业者,“看透”奇瑞
邵先生对汽车的了解透彻到哪颗螺丝钉的供应商是谁,他购车时会考虑这台车的发动机用的是什么材质的火花塞,他选择奇瑞是因为奇瑞的零部件选择最厚道……这位爱笑、爱开玩笑的汽车行业的从业者,从专业的角度谈了谈奇瑞的好与坏,并对这个汽车企业提出了自己的希望。
30万公里的QQ
邵先生的第一台奇瑞:奇瑞QQ跑了30万公里,没大修过,挺传奇的。他非常认可奇瑞的可靠性,并且举了几个例子证明,比如“发动机飞轮大,惯性大,可能提速肉,但是耐用,跑30万公里还是那样。”
『2007款 奇瑞QQ』
购入瑞虎,自己改装
“瑞虎是2011年11月买的,第二批车,那时街上还不太多。它的质量很不错,但是唯一的缺点是动力不足,比如八达岭高速爬坡的时候会感觉很肉。我决定改造它,就是从这开始的。”
《关于碳罐加速的使用报告》是邵先生发在汽车之家论坛的帖子之一,“也算是汽车之家瑞虎论坛的一个法宝吧,奇瑞A3等一些车都改过,我们没有做具体测试,车友会里都试过,觉得挺好。”
“瑞虎这个车,很多人觉得轴距短,我觉得合适。原来一位RAV4的维修总工说过,这车的轴距、车长都是丰田工程师‘趴在地上一寸一寸量的’,在日本的山路上可以一把调头,很方便进停车位。国内的SUV都大量加长轴距,其实是很愚蠢的。RAV4在北美销量那么好,说明它们对各个国家的道路环境的适应性是非常好的。”
毕竟模仿不是长久之计,奇瑞是不是应该自己“从0研发”?
“我觉得没必要从0研发,日本人也不是从0研发,也有借鉴,比如老的皇冠就是借鉴奔驰的。”邵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所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往远看会比较好?
“也不能总跟着人家走,那样可能学不到东西。但是没必要从‘一块砖头’干起,有些技术更新的太快,根本就跟不上的。奇瑞新瑞虎5上市时的活动我也参加了,发动机改进的挺不错。1.5T的潜力挺大的,比我们1.6DVVT的好改装,侧面就一根皮带。但是看趋势是越来越偏日系风格,材料节约得厉害。奇瑞原来这发动机走的是欧洲标准,4缸4.25L的机油量,很标准,跟宝马是一样的。”
“还有一些随之而来的缺点,比如现在1.6DVVT的保养费用不到200元(机油机滤,非4S店保养),1.5T的保养费用就多了不少。”
另外,邵先生喜欢瑞虎侧裙的设计,“像当年RAV4设计的时候,底部是内收的,女孩穿裙子上车的时候是不会蹭到泥的。那样最好,现在加了踏板(指瑞虎5)把这设计都给毁掉了。我们的瑞虎也有很多人加脚踏板,没必要的。”
奇瑞现在欠缺什么?
“缺有经验的研发人员,在生产线上,我看年轻的人很多,“老炮儿”很少。有几个年纪大的,还是日本人。”
“老的技术人员必须得重视。日本的技术人员走的时候会把技术一起带走,之后的东西就会开始不稳定。就连零部件采购都可能要重新做,换一批人就等于重头来。所以,企业管理非常重要,要考虑怎么去衔接技术,传宗接代。”我想这也是许多年轻的中国汽车企业都面临的一个问题,产品质量好坏“分批次”,对产品口碑的影响挺大的。包括下面说到的这些问题,也基本都是中国品牌的通病。
“缺灵活的理念。老说自己要做中国的丰田,看丰田的大霸王,在澳门有很多,两驱的,到了马来西亚,就多个四驱,因为符合当地环境。奇瑞也应该在国内不同环境做个性化的东西,比保养赚你200元有用多了。传统国营企业的概念,应该改改,做得不细,不够灵活。”
“缺销售技巧,丰田在销售端做得特别好,包括4S店店员的接人待物什么的,而且会收集客户的需求,改进自己的产品,这与生产研发端都是挂钩的。国内就差远了。包括基础的服务,这边也不行。”
奇瑞现在不听消费者的意见了
“当年东安465发动机有个严重的毛病,就是曲轴油封漏油。当时的结构是曲轴油封出来一根杆,连到分电器上,分电器转动控制点火,一旦有油气泄漏,就会顺着这根杆进到分电器里,发生短路,冬天或下雨的时候可能会打不着车。”
“后来奇瑞自己搞的3缸的372发动机,换成曲轴位置传感器了,基本杜绝了这个毛病,这次奇瑞的反应挺快的。现在技术上去了,有能力了,说啥都不听了。”邵先生讲到这里,苦笑了一下,感觉他对奇瑞品牌还是挺有感情的。他说起奇瑞的时候就像是在说自己的一个发小,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个中国品牌,比亚迪。它正好相反,对用户反馈的反应速度特别快,能在很短时间内改进产品。然而它们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抛向市场的产品可能还不是那么成熟,这种方式似乎也并不可取。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这么支持奇瑞呢?——因为他给你“肉埋到饭里”的感觉
“感觉中国品牌里奇瑞的零部件比较好,给人“肉埋到饭里”的感觉。”这比喻太生动了,这对消费者有什么好处呢?
“质量好,维修也方便。这种零部件比较可靠的,一个零件坏了我换这个就行了;像那种好多零件都不好的,可能有连带,比如火花塞有毛病可能线圈也完蛋了,查去吧,麻烦死了。”
“我的瑞虎原厂用的是单白金的火花塞,真下本儿(点击阅读邵先生之前发现这‘秘密’的帖子)。现在刚刚换掉,发现除了负极打出一个坑儿,积炭什么的都没有,这就是配件好的优势,10万公里什么都不用看,不用看水泵,也不用看漏不漏油。”
“用好零件,返修率低,其实对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不然很快坏了,消费者走索赔,4S店还是得免费更换呀。”
那么,如何让所有人都懂得这个事情呢?大部分消费者不像邵先生一样专业,无法分辨这些,怎么办呢?“上汽车之家啊,奇瑞论坛里,很多专家在里面,不用听别人忽悠。”邵先生特别认真地说。看他这么多年来在论坛里分享自己专业的用车、保养、改装经验,我顿时很羡慕瑞虎的车友们。
怎么看新的瑞虎5?
“瑞虎(瑞虎3)的减振需要改进,瑞虎5的底盘明显比我们的更好,除了后备厢不如瑞虎,别的基本都不错,进步很大。但是瑞虎5的技术可能不稳定,当时那辆样车怠速非常低,但是开出来试驾2000公里之后就完蛋了,噪声一下就来了。主要是发动机噪音,3000转之后非常明显。”希望奇瑞在“看得见的地方”有了巨大进步之后,不要丢掉品牌口碑最真贵的地方:可靠性。
『瑞虎5』
对中国汽车品牌怎么看?
“现在大家都喜欢炒作,全都当上市公司一样去圈钱。实际上得从细节做起,控制好零部件的质量,整车才能好。前几年国家调控,让零部件大规模降价,这才是最大的进步。我们应该更多关注零部件企业,他们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