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由说客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吉林网。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导读]欧洲杯上,俄罗斯确实不负“战斗民族”的称谓,那么问题来了——“战斗民族”的座驾,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文章,来自撰稿人鱼非鱼,鱼非鱼是一位在美国研究交通政策的在读博士。
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3点开赛的欧洲杯,迄今为止最亮的居然不是某场球赛,而是俄罗斯球迷与英国球迷关于“谁在足球界最流氓”的巅峰对决……
所以,俄罗斯确实不负“战斗民族”的称谓,那么问题来了——“战斗民族”的座驾,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在很多人的眼中可能是这样的:
这样:
这样:
甚至是这样:
那么真实的俄罗斯人开什么车呢?下面是2015年俄罗斯排名前50的车型的销量表。
其实真相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俄罗斯人在汽车消费上并没有那么“粗犷”。
比如,俄罗斯人并不像美国人那样喜欢买皮卡,上榜的硬派越野车也不过就只有丰田普拉多、陆地巡洋舰、以及本土生产的UAZ的Patriot这3款——即使我们将采用承载式车身、越野能力不俗的拉达Niva(表格中的Lada 4x4),以及它的后继车款雪佛兰Niva计算进来,也不过5款而已。说起来,虽然西伯利亚有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冻原,但是俄罗斯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欧洲部分,其实也很少会接触到恶劣的行驶环境。
UAZ-Patriot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人买车也并不会特别喜欢求大。
在乌克兰危机、卢布贬值之前,俄罗斯的人均GDP一直比中国高一倍以上,其实平均来说也并不比中国人穷(不过俄罗斯人均收入高的一部分原因是城市化率比中国高太多,而且农村更富裕,城市居民的收入虽然比中国略高,但其实差距不大)。但俄罗斯人的选车理念比中国人更追求经济实用,并不是很喜欢讲排场,实际上乘用车的平均大小,目测比中国和韩国还小了半号。
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小型轿车在俄罗斯很受欢迎。俄罗斯销量榜的前10名,其实有6款都是小型轿车,剩下4款则是小型SUV和MPV。俄罗斯并不像西欧那么拥挤,购买小型车,多半是因为小型车便宜实惠,也能够满足对行驶品质和乘坐空间的最低要求。
俄罗斯最畅销的车型,就是一辆小型轿车,来自于7、80年代国内著名洋品牌拉达的Granta。这款车虽然挂拉达牌,但其实是一款“合资自主”车型。Lada的母公司俄罗斯AvtoVAZ现在其实已经是雷诺-日产集团控股(51%),这款车也是雷诺-日产与Lada共同研发。虽然是2011年推出的新车型,但是看起来却有些过时,有点像国内的老赛欧。
这款车还有个马甲款,就是Datsun on-Do。Datsun是日产旗下的廉价品牌,目前主要在俄罗斯、南非、印尼、印度等市场使用。
再比如畅销的轿车除了我们熟悉的现代Solaris(瑞纳),起亚Rio(K2)和大众Polo以外,还有雷诺Logan(也就是达契亚Logan),同样也是一款小型轿车,专门针对南美、中东和东欧市场开发。
类似的小型轿车,对于今天的很多中国家庭来说已经显得有些廉价。但俄罗斯人买车并不像中国人一样,常常是三家合力买一辆车(年轻夫妻和双方父母),所以小型车是更为力所能及的选择。而与此同时,俄罗斯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也要比中国高得多,达到每千人317辆,大概是中国的2.5倍。
不过,除去相对更接受小型轿车这一点以外,俄罗斯人其实在买车上的喜好上,跟中国还是很相似。
比如俄罗斯人和中国人一样,也更喜欢三厢车。比如上面提到的拉达Granta和雷诺Logan,其实分别都有两厢版,拉达Kalina和雷诺Sandero,但都卖得没有对应的三厢版本好。苏联时期,俄罗斯人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车也以公车为主,而公车并不需要太考虑制造的成本、停车的方便性,以及后备厢的灵活和实用,同时,以紧凑型以上的三厢轿车为主,这也奠定了俄罗斯人更接受三厢车的基础。
俄罗斯人近些年受欧洲用车文化的影响,对两厢车的接受度仍然比中国人要更高一些。
拉达Kalina和雷诺Sandero卖得也并不算太差,而且一些欧洲原款车为两厢的车型,比如大众polo,福特福克斯,在俄罗斯也以两厢为主。
拉达Kalina
此外,并不像今天的中国是旅行车的荒漠,俄罗斯不少车型的旅行款也有一定的销量。
比如拉达Kalina就有旅行款。而欧宝雅特、斯柯达明锐、现代i40、起亚Cee'd等车也都有旅行款在俄罗斯生产和销售。
下图为Kalina Kombi
此外,俄罗斯也有土耳其流行的那种前半部分像轿车、后半部分像欧洲风格面包车的小型MPV。比如排名第7的拉达Largus,就是由雷诺Logan轿车的旅行款加高而来。
再比如,俄罗斯人也会更容易接受“成熟稳定、皮实可靠”的老款车型。
在老桑塔纳和老捷达停止销售了以后,今天的中国其实已经找不到那么多“老爷车”,但它们在俄罗斯仍然大量存在。
著名的拉达Niva,其实这款车是1977年推出,当时是第一款采用轿车式承载式车身的越野车,直接启发了铃木开发维特拉,有时也被认为是全球SUV的鼻祖。Niva虽然是承载式车身,但是针对越野的设计却非常经典,前悬双叉臂,后悬为带螺旋弹簧的整体桥,全时四驱,跑烂路的能力丝毫不弱于带大梁的传统大型越野车。
三门版的拉达Niva只有3.7米长,它也是第一个微型/小型越野车,首次发掘了短轴距对增加通过能力、操控灵活性和越野乐趣的优势。在冷战时期也卖到很多西欧国家,甚至今天仍然在英法等国拥有一批死忠,也算是苏联历史上对西欧为数不多的文化输出之一。
30多年内,虽然Niva的内饰、发动机、变速箱不断进化,但悬架和四驱结构一直未变,在今天越野能力仍然十分强大,同时舒适性也不差,比吉姆尼之类好了不少,所以仍然受到爱越野之人的青睐。
再比如拉达Priora,其实是07年推出的车款,也是AvtoVAZ最后一款自主研发的车型。拉达Granta其实就是Priora的换代产品,但Priora至今仍在销售而且高居销量榜第13位。
排在第13位的日产Almera其实就是上代轩逸,卖得也比最新的轩逸更好。
不过要说最夸张的“常青树”,还得是苏联独一无二的越野面包车:UAZ-452。它的车长只有4360mm,但为了增加通过性,车高居然有2090mm,而且轴距也很短,只有2300mm。这款车还有一个俄语名字Буханка,意思即“面包块”。而中国今天的“面包车”称谓,可能就从这款车而来。这款车1965年面世,历经数次改款,直到今天仍然在销售。而且也进入了2015年俄罗斯汽车销量榜的前20。这是一个有点类似北京吉普212的存在。
跟中国人一样,俄罗斯人也很爱SUV,在2015年的市场份额接近30%。
当然,对SUV的喜爱已经几乎是地球人的共识。俄罗斯在这一点上,倒也没有多少特殊性。
下图为2015年俄罗斯的SUV销售冠军,雷诺Duster
再来看看俄罗斯各汽车品牌的销量情况。
在苏联解体之前,俄罗斯曾经是一个只有国产汽车的地方。90年代以后,正如中国一样,俄罗斯也引进了不少外国车企在本地建厂,与此同时,几大俄罗斯汽车厂面临国际一流造车水准的竞争,很快败下阵来。虽然今天的俄罗斯汽车市场看起来老大仍然是拉达,但拉达已经是个外资控股企业,也不再完全自主研发车型。
其他的两个俄罗斯品牌里面,GAZ完全是个生产中大型商用车的品牌,而UAZ也只有一些轻型商用车,比如上面提到的UAZ-452。甚至连拉达Niva这样一个享誉全球的车系,因为拉达本身缺乏研发能力,它在1998年的首次换代也由美国通用完成,现在挂雪佛兰牌子。
在外国品牌中,历史底蕴远不如苏联汽车工业的韩国品牌,因为相对便宜实惠,反而是最受欢迎的。其他的日本、法国、德国的一些品牌也都有一定的份额。大概因为美国人那么多年都在想法设法压制俄罗斯,福特和通用在俄罗斯并不是很受欢迎。不过整体上来说,各主要车系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差距并不大。显而易见的是,俄罗斯人并不会特别支持某一个国家的品牌,除了自己的拉达以外。
不过,俄罗斯作为一个重要市场,也得到了很多跨国车企的重视,除了本地生产以外,也会有一些相对独特的品牌。除了上面提到的Datsun以外,韩国的大宇品牌在本国实际上都已经不再使用,但在俄罗斯却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