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我国产销汽车超过2450万辆,年产销量再创全球历史新高,汽车保有量达到2.79亿辆左右,与此同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远超欧美发达国家。为此,未来汽车产业需着眼于优先发展安全、节能、环保的新型车辆技术和提供多层次高效率的交通出行方式。
移动互联、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着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如德国工业4.0、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等。我国政府也提出“中国制造2025”及“互联网+”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汽车领域的重要举措,智能网联汽车将为中国建设制造强国、实现“智能制造”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通过提供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舒适的驾驶方式和交通出行综合解决方案,为构建面向未来的健康汽车社会提供全新可能,并将在未来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作为“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智能网联汽车也将引领汽车产业生态及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与重塑,代表着未来汽车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制高点。
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在雷达和视觉传感器、决策控制、人机交互、高精度地图、信息安全等核心共性技术层面,与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的深度融合等新型商业模式层面上均存在着机遇与挑战。
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发展期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双期叠加,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在传统电子控制领域技术薄弱,未来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技术发展,汽车成为实时信息采集和传输的移动载体,核心软硬件如果依赖外资供应商,将对国家信息安全提出严峻挑战。因此,汽车核心软硬件设备的自主可控,将成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必将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问题。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信息安全隐患日益凸显。信息篡改、病毒入侵等手段被黑客应用到汽车攻击中,汽车的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汽车的信息安全问题不仅会造成个人和企业经济损失,还将成为社会隐患甚至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
2016中国(长春)国际汽车技术高层论坛将于2016年7月14-15日在长春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与关键技术”为主题,汇集国际学术精英,服务全球汽车工程科技进步,通过国内外政、企、学、研各方面权威专家的主旨演讲和互动讨论的形式,聚焦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自主可控发展目标和路径”和“信息安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届论坛拟邀请2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主旨演讲和主题研讨,并邀请国内相关政府部门、主要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技术高层、国内汽车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参会。预计总参会人员规模达到500人以上。
为提升我国汽车信息安全整体防御能力,构建自主可控的汽车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汽车产业整体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同时为政府提供汽车信息安全决策咨询,经充分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设立汽车信息安全工作委员会,将在本次论坛期间召开成立大会暨工作会议。
同时,也使得国际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我国汽车行业共同关注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关注长春汽车工业和长春汽车城发展,进一步彰显中国长春汽车城在国际汽车行业最前沿热点技术研发上的优势特色地位。
时间和地点
2016年7月14-15日,中国长春
支持单位
吉林省人民政府
长春市人民政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吉林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长春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协会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吉林省汽车工程学会
主题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初步日程